2025/8/24 9:22:45
驳岸木桩腐朽修复技术方案
一、现状评估
1. 检测腐朽范围及深度,采用敲击法(声音沉闷处为腐朽区)配合钻孔取样确定受损程度
2. 评估结构承载力损失率,当截面损失超过30%时需采取加固措施
二、分级修复工艺
1. 表层腐朽(深度<5cm):
- 机械打磨清除腐朽层至健康木质
- 涂刷3道环保型铜铬砷(CCA)防腐剂,间隔6小时
- 表面包裹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层(FRP)
2. 局部深层腐朽(截面损失15-30%):
- 采用环形切割法移除受损段
- 对接新木桩(经真空加压防腐处理)
- 安装304不锈钢套筒连接器(Φ≥15cm)
- 灌注环氧树脂结构胶粘接
3. 整体失效(截面损失>30%):
- 液压拔桩机移除旧桩
- 新桩选用改性桤木(Alnus glutinosa)或防腐松木
- 桩基底部设置混凝土锚固墩(C25强度)
- 桩间距加密至原设计1.2倍
三、辅助防护措施
1. 水位变动区增设牺牲阳极保护系统
2. 桩顶安装不锈钢防雨帽(304材质)
3. 周边设置导流板减少水流直接冲击
四、质量控制标准
1. 防腐剂渗透深度≥10mm(ASTM D1413标准)
2. 接缝剪切强度≥6MPa(GB 50367-2013)
3. 整体位移量<5mm/年(采用全站仪监测)
五、维护周期
1. 每年汛期后实施水下探伤检测
2. 每3年补充涂刷水性防腐涂料
3. 每10年进行结构安全评估
本方案通过分级处置与复合防护技术,可延长木桩使用寿命至25年以上,同时兼顾生态保护要求。施工时需注意水位变化规律,选择枯水期作业,并做好临时支护措施保障施工安全。